根據中國門窗市場現狀,目前可以為“正規軍”和“雜牌軍”或者還有“游擊隊”。正規軍一般是國內一些知名度高的門窗企業,雜牌軍就是一些無名的小廠家,游擊隊則是一些家庭作坊或者個人經營的小門店。由于中國本近年經濟相對發展,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加工企業的貢獻,要不怎么會被世人稱為“世界工廠”呢。同時帶來的還有一陣陣的山寨風,門窗企業也更是如此。也就是說市場還處在品牌化初期,行業比較分散,導致了抄襲風氣嚴重。
市場上有一些價格便宜的門窗,對消費者很有誘惑力。但這些價格便宜的門窗大多采用劣質板材,很容易有甲醛超標的情況出現。門窗品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的質量,小廠生產的門窗之所以便宜,除加工設備簡單外(部分小廠甚至談不上什么設備),最主要的是板材成本便宜。很多作坊式小廠為了降低成本,毫無顧忌地使用劣質板材,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,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整個門窗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門窗行業是個傳統行業,發展也受到傳統文化的各方面影響,從最開始的一味學照搬方門窗的東西,到中西結合,本身已經包含有太多的山寨因素。而且山寨文化在門窗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,對門窗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對那些買不起高級門窗的消費者來說,山寨門窗提供了適合他們價位的產品,雖然質量難以保障,但有總比沒有強。正因為有大量的市場需求存在,山寨門窗才有了生存的空間。這或許也是山寨門窗的“功績”所在吧。因此,“山寨”對于門窗行業而言是個矛盾體。
對于行業來說,抄襲損害了原創設計,傷害了門窗行業的創新力,如果沒有辦法維護設計者的知識產權,那么整個行業被這種不良風氣襲擊,中國的門窗設計永遠都不能真正提升。另外,仿制品終歸是仿制品。但抄襲的門窗對消費者傷害最大,因為抄襲者只能以次充好,功能、工藝、環保等各方面的品質都比原創要差很多。
而且由于市場監管不夠完善,一些小作坊式的“廠家”就開始山寨一些知名產品,那些山寨產品多是以次充好、偷工減料、盜用他人專利,如此外觀令人眼花繚亂的劣質門窗產品再加上低廉的價格進行傾銷,從而威脅到那些正牌廠家的生存空間。其實門窗行業的山寨文化早已見怪不怪,成了一種潛規則,這致使很多門窗品牌展示廳都在嚴防死守,甚至還生硬地打上不允許牌照的標簽,可是就算這些防守再堅強也擋不住“山寨門窗”模仿的腳步。
不過山寨門窗能夠模仿表面的一切,卻無法復制技術的細節,尤其是創新技術的細節,更無法復制品牌門窗優質的服務,門窗企業唯有不斷創新,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,才能破除山寨威脅。
所以消費者在挑選門窗產品時,不要因為貪便宜而選擇一些雜牌產品,還是盡量挑選一些大品牌比較好,因為大品牌除了產品質量有保障以外,還會提供完善的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