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我國門窗的保溫性能總體水平與國外有較大差距,北歐和北美國家窗戶傳熱系數K值一般都小于2.0(W/m2·K)。有的達到1.1~1.2(W/m2·K)。我國是能耗大國,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,能耗的增量和增速愈來愈快,節能勢在必行,《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》(GB50176—93)、《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(采暖居住建筑部分)》(JGJ26—86)中對圍護結構的保溫要求都作了規定,節能工作已是我國的重要產業政策。
以人為本,建筑節能就是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。冬季室內氣溫一般應在16~22℃;夏季空調房間的氣溫多規定為24~28℃,并以此作為室內計算溫度。室內實際溫度則由房間內得熱和失熱、圍護結構內表面的溫度及通風等因素構成的熱平衡所決定,設計者的任務就在于使實際溫度達到室內計算溫度,那么建筑用窗務必節能。建筑中窗的熱阻遠遠小于其他外圍護結構,據統計,一般居住建筑通過窗的散熱量約占總散熱量的1/3,窗戶是保溫能力最低的圍護結構,一般情況下,通過單層窗的傳熱量是同等面積外墻的3~5倍。
節能窗是行業的發展方向。而門窗的結構無疑對其節能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那么要達到良好的節能效果,就必須具備盡可能合理的結構。 節能是重要產業政策 節能窗成行業發展方向 要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,必須從熱力學角度去考慮。熱力學中熱量的交換分為對流、傳導和輻射。這三種方式當然也適用于建筑門窗及幕墻。對流是在門窗空隙間熱冷氣流的循環流動,導致熱量交換,產生熱量流失。
傳導則通過物體本身的一個面把熱量傳導至另一個相對的面,由分子運動進行熱量的傳遞。輻射是能量以射線即紅外線直接傳遞。不論什么材料制成的窗,如能對上述三種熱交換進行最有效的阻斷,則可稱為最好的節能窗。有人說“塑鋼窗就是節能窗”顯然是不確切的。
減少熱量的流失、能量的浪費,不單純是用塑料或鋁材的問題,要從三個主要方面考慮如何減少熱量(或冷氣)的流失,真正起到節能的作用。第一,要從窗的結構設計考慮;第二,窗體散熱大面積是玻璃,而不是窗框,玻璃占不同類型窗面積的70%~90%。平板玻璃、鍍膜玻璃、中空玻璃、LOW-E玻璃、 LOW-E中空玻璃都有節能效果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在不同地區,不同建筑要求窗的功能不一樣,哪種玻璃也代替不了另一種玻璃;第三,窗框材料節能。